海外工作手札 |拜倫灣 Byron Bay
將近八年前剛拿到瑜伽的證照,可能沒有認識對的人脈,也可能沒有任何的相關背景,對於在台北要找一個瑜伽老師的工作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始。每一封瑜伽老師的 履歷都石沈大海。
後來, 在網路上搜尋著關鍵字,找著找著看到泰國普吉島的法國地中海俱樂部 ClubMed 需要中英文或精通兩種語言的瑜伽老師。如果台灣找不到課教,就往外走吧!於是,那一趟旅程展開我的教學之路。
我第一堂瑜珈課的學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西方人。
八年後的今天,讓我想起在普吉島的第一堂瑜珈課。這是我第一次海外的瑜珈師資培訓。不同的是,他們是來自兒童教育產業,或專業的瑜珈老師。他們將要學習的,不在僅於對度假觀光客那般的動作而已。還有許多的理論,實際操作及經驗分享。
我能勝任嗎? 我的經驗在他們的國家適用嗎? 儘管這一個月的戰戰兢兢準備,內心不免緊張。但一開口說話時,我知道這就是我的 calling. 我不再緊張,我充滿自信,毫不保留的分享。當下,我只做自己。所有的 一切變得自然,流暢。
在第三天的課程中引導大家做 eye gazing。這個 activity 其實就是瑜伽中的燭光冥想*。只是把燭火改成凝視彼此的眼睛。
*能消除眼睛的疲勞,純凈雙目。培養一種滿足和平靜的情緒狀態,促使人精神放鬆,腦電波平靜,並且調節血壓。還能深入的調理神經系統,幫助識別身體的緊張,控制大腦的重複活動,讓人能夠學會真正的放鬆。
我們很少注視親人或任何人的眼睛,即使看到了很自然的眼神會飄向其他地方避免尷尬。更不要說是不熟的人。但這項activity 我們必須凝視對方的眼菁4分鐘以上。
剛開始的第一分鐘我們忍住這種尷尬,但持續引導學生只能凝視眼睛後,尷尬的分為消失了,漸漸的我們注視彼此的眼球,彼此的瞳孔。接著專注的點越來越小。接著 ,部分的學生留下了淚,我深信他們在彼此的眼睛中找到了什麼。
美妙的是,這4分鐘可以深入連結到彼此的靈魂,短短的4分鐘關係從不熟識的人拉近成我們能同理體會,想要關心的人。不需要任何言語。我們凝視時看到了對方,也看到了 自己。不論什麼顏色的眼睛, as a human being,我們追尋著相同的東西,我們有共同的渴望,承受著生命帶給自己不同的負荷,然而卻是相同的感受。
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走這麼遠。
那些碧藍 、灰藍、 橄欖綠、深深淺淺的棕色、褐色的眼睛 ,那些大笑起來跟台灣學生一樣都會瞇成一條線的眼睛。原來,我們都一樣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